2009年7月7日星期二

海峡间的另种对话

D:文中一段「當我----一個大陸人和一個偏綠、一個偏藍的臺灣人,坐在一起吃飯、聊天和大笑時,我感到很愜意和欣慰,...」,應該,我是她所指「偏綠」的台灣人,但我從來不認為自己該被劃為「政治」上的綠,而是我所信仰「公義」、「正直」、「環保」...之類的「綠」色價值。說得極端些,所謂的「藍」、「綠」原本只是台灣社會尋找「朋友」或「敵人」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她來台灣並不長的時間裡,卻觀察到了這種現象。

C:其實,我定義的“藍”和“綠”,並沒有嚴密的邏輯標準,我只是看你們的用詞吧,基本上,稱呼我是“中國”來的,而不稱呼我是“大陸”來的,我就定義為“綠”了。我這樣定義可能很不科學吧。D:不瞞妳說,我會我說台灣人,而妳是中國人,我們並不同一個國家,我認為一個人應該追求自身的認同,而他人無論任何理由都應尊重,正如我會稱呼圖博人而非西藏人,妳期望的相互尊重就得從此開始.不過我知道這對妳來說很困難,尤其在中國如此教育之下長大的妳.

跟妳說我的經驗,不知妳是否看過那篇我到廣州旅遊的文章?我到退伍二十五歲那年才覺奇怪,經過一番追尋,才發現之前原來都生活在國民黨的謊言之下!這不是我一個人的特例,而是整個世代人的經驗.如今國民黨仍是死不悔改,只是換個較軟性的方式,至於民進黨,五十步與百步之別而已.

-------------------------------------------------------------------------------------------------

D:雖然我也對她提到的情形感到愉快,但我擔憂她回到中國後,又能保有多少自己的「個人價值觀」?這是目前中國最缺乏也最懼怕的,當「集體」意志排山倒海壓在她身上時,我很懷疑,我們是否還能「坐在一起吃飯、聊天和大笑」?

C:你的擔心也是我自己所迷茫的。回來的前幾天是十分不習慣的,在臺灣過的是一個理想的生活,可以只去關注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而完全不必考慮學業和就業的壓力,然而回廈門後,卻不得不去面對很多很現實的問題,一回來就開始找實習,投了好幾份簡歷,也還沒遇到回應的。然而自己很徘徊,不知道到底該選擇從事什麽行業,是完全按照興趣,還是從自己專業和實際情況出發,去尋找興趣和社會期望的平衡點。另一方面是,回廈大後,就脫離了在臺灣的那個朋友圈子,我在廈大的朋友大多是學經管的,我的圈子中很少有人想你們那樣關注公共事務,而且在大陸也沒有一個足夠開放的大環境讓你可以很放心的去關注公共事務。雖然,回來後,台大的同學還幫我想辦法穿牆什麽,不過,回來後,我的生活中心已經從關注公共事業的理想中回到了只關心自己生存發展的現實中來了。

我很懷念在臺灣理想而、而又新奇、刺激的生活~特別懷念我在臺灣的朋友們。

D:說些話讓妳安心:妳以為台灣所有人都像我,或妳接觸到這些朋友嗎?其實,大部份的台灣人一樣得為生活奔波,努力賺錢,再努力花錢.我們這種人畢竟還是少數,或許妳接觸的都是NGO,才會給妳這些錯覺.

我是個特例,幾年前我還是個穿西裝打領帶的上班族,每日忙於公務,一樣無法關心公共事務,可說是個冷漠的市民,直至這一兩年,我辭去工作,把家計丟給老婆大人,專心做個”公民記者”,我發覺我快樂多了,也認識了許多朋友.
其實我覺得我倒比較像個共產黨員,或者是個社會主義者,至於為何如此,以後有機會再聊.

------------------------------------------------------------------------------------------------

D:跟小陳接觸兩天下來,我一直認為她是一位勇於面對,勇於自省的女孩,也許我接觸的中國人不多,但相信她會是中國改變的希望。

C:在臺灣的經歷對我影響很大,大到可以說改變了我的一些基本的價值觀念。我個人是願意去接受多元的價值觀念的,但是,在回到學校,跟大陸同學的交流中發現,他們很多人並不能像我一樣去接受那些跟他們素有的觀念衝突的東西。我會堅持自己獨立的價值觀,不過,我並不敢信誓旦旦,在十幾二十年後,當我成為某一方面的職業人士後,我還能如此堅持,也許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使我並不能有現在的自由去堅持自己的獨立的想法。在跟惟翔、盧梭他們告別的時候,我說,我回去會努力的,我會努力做一個好記者,雖然這麼說,我也只能說“努力”,現實是很現實的,我也不知道自己能有多大的勇氣去做那些很理想的事情。看到你說“相信她會是中國改變的希望”,我又特別怕讓你們失望,有時候我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去當那顆“想要改變”的螺絲釘,我也不知道自己是真的對公共事務有那麼大的熱情,我會害怕我所有的熱情不過是一時激動。在妳的環境中,妳會有妳自己的困境,有些事放在心上就好,因為中國對待”異議份子”仍是嚴苛的,除非妳願意天翻地覆地改變妳的生活,這是需要機緣的,若不是先行者,就當個追隨者吧.

-------------------------------------------------------------------------------------------------

D:路上想像著一種情景:若圖博人和野草莓們知道小陳是中國人,狀況會是如何?

C:野草莓去總共去過兩次,除了你帶我去那次,後來,中寕還邀請我去參加《高三》影片的討論。其實,第一次去的時候,有些壓抑。總體的感覺是---“寡不敵眾”,那麼多在我看來極“綠”的同學跟我講道理,批評他們所認為的“中國人”和“中國政府”,我只能對我質疑的地方提出些疑問,其他也沒敢多說,以至於當時都不敢說自己是大陸過來的交換學生,心裡對野空間有些隔閡,第二次要去野空間的時候,也硬是拉著盧梭陪我一塊去,心想要有個熟人,也可以幫我擋下話。第二次去感覺還好,大家知道我是廈門大學過來的交換學生,我也跟大家分享了一些在大陸所經歷的教育體制的實際情況,大家討論也很就事論事。盧梭那天還提議我回去之後找一下大陸這邊的歷史教材,可以對比一下兩岸的歷史教育,我覺得這是個很有趣的點子。最近,高三的孩子們高考成績剛出來,我也在找同學幫忙找找高中的歷史課本。最後,我們作為大陸到臺灣的交換學生,對於我們自己的國家和政府並的感情是複雜的,有愛也有恨,對於臺灣同學的批評,我們聽在心裡,難免會覺得傷心,我也希望臺灣的同學能理解,而不是鄙夷的批評說“那些中國人連‘國家’跟‘政府’都分不清 ”。有時候我也會覺得不平衡,因為,覺得自己是愛臺灣也愛大陸的,但是,很多臺灣朋友卻是只愛臺灣,而極端討厭“中國”的。

D: ”覺得自己是愛臺灣也愛大陸的”,跟妳說一個笑話:誰最愛台灣?--胡錦濤!所以妳不要隨便在台灣人面前說妳愛台灣,因為容易引起誤會.

我很難讓妳理解為何許多人會如此討厭中國?打個比方,明明一個女孩就不喜歡隔壁的男孩,那個男孩到處宣稱女孩非嫁給他不可,而且不准她跟別人交往!例子裡是一個人的事,當一個國家如此時,那種憤怒情緒長久累積到無處渲洩,自然就會有不友善的動作出來.說實話,當初若妳是那副”台灣自古以來即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領土”的論調,想當然,我們不會到現在還能寫信.

C: 我能理解你們爲什麽討厭中國,臺灣的歷史,我雖然沒有深入的研究過,大概的歷程我也是清楚的。 不過,我覺得自己很委屈,爲什麽我就不可以真心誠意的愛臺灣呢,爲什麽總要總要背負那麼沉重的政治壓力呢,這是我覺得委屈的地方,難道因為我是中國人,我就必須“有所目的”愛臺灣嗎?寫到這裡我眼淚又止不住的掉下來 ,說自己是政治上的受害者也許過份了點,不過因為政治原因確實傷害到我了。 “除了政治,一切都好談”這是以前來臺灣交流的學長姐告訴我的,而我偏偏要去觸碰政治敏感的領域,到頭來受傷的還是自己。

D: 或者妳會認為有些人說的話傷了妳,但我希望妳能容忍下來,想想他說得話有多少真實在?就如在二十五歲開始,我得忍受”真實”對我的衝擊一般.我認為妳是可以的,我說妳勇於面對、勇於自省,不是溢美之詞,這是我欣賞妳的地方.
妳要離開前,本想送妳一本”台灣史”(是較偏學術論文),一方面不知妳能不能接受,另一方面擔心妳帶回去會不會惹麻煩?
我從跟妳認識開始,就很怕妳質疑我的動機,其實我只想讓妳多聽多看,至於妳想接受什麼?就由妳自己決定了.


D: 我真的很希望能讓妳成為台灣和中國之間的另種對話,很難避免會有激進的人和言論加入,但我認為會讓更多人聽到妳期望”和平”的聲音,(不管台灣人,中國人)不過我仍要提醒,這需要在中國”尊重”台灣人民意志的前提下,(不管中國政府或人民).

忘了跟妳提一個例子,幾年前中國通過”反分裂法”,不記得是那位總理或總書記在電視上說,”絕不容許任何勢力把台灣從中國分離出去”,我才小三的女兒在我背後突然說”屁啦”,當然這不是我教她的,這幾年的教育早已不再強調我們是中國人!

C:你的中国跟我的中国的概念不一样,我的“中国”是“中华民族”的概念,你的“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

D: 對了,我應該提醒小陳,是否願意再寫一篇「印象中的野草莓」?

C:我可以試試吧。其實後來還有去參觀“廢死”“AI”“國際特赦組織”,印象也還挺深的,我也可以試著寫一下。然後,最近,想架一個獨立功能變數名稱的部落格,技術上還有些問題,也需要慢慢來。

D:那很好,妳來寫,我幫妳發表,不論是妳在台灣的事,或妳那邊的事都可以,對了,妳可以寄一些妳爸爸的舊照片來嗎?看看可否放在藏人那篇文章裡,不過妳要稍稍挑一下.

C:这要等我回家之后才能拿到了。

-------------------------------------------------------------------------------------------------

D:不知妳們用Google做部落格有無狀況?可能會有些限制吧.之前我都是發表在Peopo上,最近這兩週在”護樹”才開始自己搞部落格.

-------------------------------------------------------------------------------------------------

C:第一次聽人形容我是“海綿寶寶”,還蠻有趣的,解釋一下可以麼?

D: 妳該知道形容一個人像海綿是什麼意思?加個寶寶只是裝可愛,這部卡通在台灣蠻風行的.

-------------------------------------------------------------------------------------------------

D: 對了,上封信我在標題放了些敏感字眼,下次要注意一下.希望這些只是我們庸人自擾.

D:最後,妳有沒有可能到台灣定居?如來台工作,或者乾脆找個人嫁了,我倒覺得妳往後可以認真考慮這件事情.

------------------------------------------------------------------------------------------------

C:這要看緣分了吧,我不能把到臺灣定居當做目的就找個臺灣人嫁。

D: 當然不是為了定居而嫁人,妳是自由選擇的.

2 条评论:

  1. 谁说国家跟政府跟人民一定是不同的,尤其是按照他们的"民主"的观点来看,如果一个政府是经过公民投票选举出来的,这样的政府不就是这个"国家"的代表吗?不就是整个"人民"的代理吗?台湾人现在批评陈欠扁的贪污,马英九的无能,觉得很爽,因为这是民主嘛,可以随意骂国家领导人,就是台湾人认为的民主了,可是陈欠扁也好,马英九也好.难道不都是台湾人一票一票选出来的,你们在骂他们的时候难道不觉得你们也是他们的一部分?你们难道只愿意享受民主投票的快感,自己投票的后果却撇了一干二净,以为跟自己全无关系?台湾人自己被西方观点洗脑还说大陆人被洗脑,这就是台湾岛民心态的体现之一

    回复删除
  2.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909216-18.html#comments
    两岸交流越来越多,大陆人接触的台湾人,接触的台湾社会越来越多了,所以对台湾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了,上面的网址就是当今的大陆人对台湾的印象了,你可以看一下

    回复删除